社会科学版 自然科学版 健康研究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邮政邮编:311121

办公室电话:0571-28865871

《社会科学版》电话:0571-28865870

《自然科学版》电话:0571-28865872

《健康研究》电话:0571-28869726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召开校内作者座谈会
作者:期刊社 发布时间:2019-05-22 16:09:19 浏览次数:232

为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促进学报学术特色与学校学科发展融合,516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在学术期刊社会议室召开了校内作者座谈会。来自学校各人文社科学院的教师代表及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礼珍、学报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学报主编何俊教授主持。

会上,何俊首先对广大校内专家、学者多年来对学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各位学者能在此次座谈会上畅所欲言,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及投稿经验,为学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优质稿件。随后,学报执行主编朱晓江代表学报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报的办刊现状、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并就刊物定位、内容选择、栏目设置等方面谈了编辑部目前的思路。

之后,与会专家围绕学报的办刊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对学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建议:(一)坚持刊物原有的人文特色与学术性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专家们指出,学报创刊40年以来,积累的人文特色、形成的学术口碑是刊物的宝贵财富,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二)在此基础上,也要重视当前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在栏目设计上做好人文与社科之间发稿的平衡与兼容,增强创新性。在这一方面专家建议:1.要加大教育研究栏目的发稿频次;2.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与团队优势,凝练出一些更有特色的专题;3.鼓励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栏目;4.在选题方面要把握关键的时间节点,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和自身精神文化传统,关注学科热点和最新动态,重视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性问题,聚焦“中观”,增强刊物在具体研究方向上的创新和引领作用;5.编辑要密切与作者的联系,多走出去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保持学术敏感性,及时追踪学术热点和重点问题;6.与校内人文社科方面的重点团队加强交流与合作,及时反映我校乃至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优秀成果。

何俊在最后的总结时强调,学报的办刊要传统特色和数据评价兼顾,希望专家们继续支持学报的发展,积极贡献选题,对于那些好的选题,学报要及时吸纳并付诸实施。对于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编辑部要认真地归纳、总结、讨论,内化为今后办刊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努力为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平台。


IMG_0144


hey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师范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万方知网
新闻动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召开校内作者座谈会

期刊社 · 2019-05-22

为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促进学报学术特色与学校学科发展融合,516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在学术期刊社会议室召开了校内作者座谈会。来自学校各人文社科学院的教师代表及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礼珍、学报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学报主编何俊教授主持。

会上,何俊首先对广大校内专家、学者多年来对学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各位学者能在此次座谈会上畅所欲言,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及投稿经验,为学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优质稿件。随后,学报执行主编朱晓江代表学报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报的办刊现状、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并就刊物定位、内容选择、栏目设置等方面谈了编辑部目前的思路。

之后,与会专家围绕学报的办刊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对学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建议:(一)坚持刊物原有的人文特色与学术性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专家们指出,学报创刊40年以来,积累的人文特色、形成的学术口碑是刊物的宝贵财富,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二)在此基础上,也要重视当前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在栏目设计上做好人文与社科之间发稿的平衡与兼容,增强创新性。在这一方面专家建议:1.要加大教育研究栏目的发稿频次;2.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与团队优势,凝练出一些更有特色的专题;3.鼓励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栏目;4.在选题方面要把握关键的时间节点,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和自身精神文化传统,关注学科热点和最新动态,重视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性问题,聚焦“中观”,增强刊物在具体研究方向上的创新和引领作用;5.编辑要密切与作者的联系,多走出去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保持学术敏感性,及时追踪学术热点和重点问题;6.与校内人文社科方面的重点团队加强交流与合作,及时反映我校乃至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优秀成果。

何俊在最后的总结时强调,学报的办刊要传统特色和数据评价兼顾,希望专家们继续支持学报的发展,积极贡献选题,对于那些好的选题,学报要及时吸纳并付诸实施。对于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编辑部要认真地归纳、总结、讨论,内化为今后办刊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努力为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平台。


IMG_0144


he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