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版 自然科学版 健康研究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邮政邮编:311121

办公室电话:0571-28865871

《社会科学版》电话:0571-28865870

《自然科学版》电话:0571-28865872

《健康研究》电话:0571-28869726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慕维仁老师做客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作者讲坛第六讲
作者:期刊社 发布时间:2018-04-23 16:33:51 浏览次数:263

2018年4月20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作者讲坛第六讲在校学术交流中心B座546室成功举办。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慕维仁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彭春凌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春田老师,以及我校学生等共同参加本次活动。本次讲座由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朱晓江老师主持,分为学术报告、同行评议、探讨互动三个环节。

    首先,慕维仁老师做了题为“章太炎、泛亚洲主义与作为方法的印度”的精彩报告。他开门见山点明该报告是从日本学者竹内好入手研究章太炎,之后从“二十世纪初早期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进化观”、“亚洲和亲会与印度会馆”、“唯识佛教与黑格尔”、“章太炎思想的当代意义”等五部分内容展开。

    在他看来,20世纪60年代,日本汉学家竹内好提出了将“亚洲作为方法”的观念,以消解亚洲概念,抵抗帝国主义;之后的80年代,日本历史学家沟口雄三提出了将“中国作为方法”的观念,勾勒出一个超越欧洲中心主义而以异质性至上的世界的可能性。其实在他们之前的20世纪初,章太炎将印度和佛教作为方法的运用已然预示了以上两种取向。在章太炎批判殖民主义和线性史观的思想体系中,印度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故除学者、革命者、佛教徒等身份外,章太炎作为泛亚主义者的身份值得学界注意。在借鉴上述两位日本汉学家的思想及他们对“作为方法”的理论范式之运用基础上,慕维仁老师引出章太炎思想中的后殖民主义维度,并揭示出章太炎如何通过佛学理念解构黑格尔的历史进步观,并构想出一种乌托邦式的愿景以试图消解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对立。章太炎不仅要寻求反抗真正的殖民统治,还要克服殖民主义思想残余,其中包括对时间和历史的理解。章氏关于泛亚主义和印度的论著具有重大价值,它们将拓展我们的思考空间,引导我们超越帝国主义霸权的单一模式而建构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世界。

    慕维仁老师报告结束后,彭春凌老师与张春田老师分别就报告内容做了评议。彭老师高度评价慕维仁老师的精彩报告,她在简要绍述慕维仁老师治学经历基础上,指出该报告可谓是慕维仁老师围绕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这一核心问题近二十年来思想成果的高度浓缩,将印度作为政治的他者、宗教的他者、文化的他者而重思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所面对的共同问题的研究进路值得肯定与借鉴。在日本的亚洲主义特质、章太炎是否是反满主义者,《民报》的多元性等具体问题上,还有进一步斟酌探讨的必要。张春田老师对慕维仁老师知难而上进行章太炎思想研究并取得了不起的研究成果表示钦佩。他指出慕维仁老师敢于挑战以将中国作为对象的主流研究进路,注重激活中国思想的原创性,以展开传统理论与当代问题的对话,从而对章太炎思想做了创造性解读。在章太炎如何面对民族国家的问题,主体与实体的关系等问题上,因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故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在两位老师的学术评议之后,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与慕维仁老师进行讨论交流。慕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局部经验的适用范围、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作为方法的印度与作为方法的中国差异何在等问题一一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11736425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师范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万方知网
新闻动态

慕维仁老师做客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作者讲坛第六讲

期刊社 · 2018-04-23

2018年4月20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作者讲坛第六讲在校学术交流中心B座546室成功举办。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慕维仁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彭春凌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春田老师,以及我校学生等共同参加本次活动。本次讲座由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朱晓江老师主持,分为学术报告、同行评议、探讨互动三个环节。

    首先,慕维仁老师做了题为“章太炎、泛亚洲主义与作为方法的印度”的精彩报告。他开门见山点明该报告是从日本学者竹内好入手研究章太炎,之后从“二十世纪初早期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进化观”、“亚洲和亲会与印度会馆”、“唯识佛教与黑格尔”、“章太炎思想的当代意义”等五部分内容展开。

    在他看来,20世纪60年代,日本汉学家竹内好提出了将“亚洲作为方法”的观念,以消解亚洲概念,抵抗帝国主义;之后的80年代,日本历史学家沟口雄三提出了将“中国作为方法”的观念,勾勒出一个超越欧洲中心主义而以异质性至上的世界的可能性。其实在他们之前的20世纪初,章太炎将印度和佛教作为方法的运用已然预示了以上两种取向。在章太炎批判殖民主义和线性史观的思想体系中,印度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故除学者、革命者、佛教徒等身份外,章太炎作为泛亚主义者的身份值得学界注意。在借鉴上述两位日本汉学家的思想及他们对“作为方法”的理论范式之运用基础上,慕维仁老师引出章太炎思想中的后殖民主义维度,并揭示出章太炎如何通过佛学理念解构黑格尔的历史进步观,并构想出一种乌托邦式的愿景以试图消解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对立。章太炎不仅要寻求反抗真正的殖民统治,还要克服殖民主义思想残余,其中包括对时间和历史的理解。章氏关于泛亚主义和印度的论著具有重大价值,它们将拓展我们的思考空间,引导我们超越帝国主义霸权的单一模式而建构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世界。

    慕维仁老师报告结束后,彭春凌老师与张春田老师分别就报告内容做了评议。彭老师高度评价慕维仁老师的精彩报告,她在简要绍述慕维仁老师治学经历基础上,指出该报告可谓是慕维仁老师围绕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这一核心问题近二十年来思想成果的高度浓缩,将印度作为政治的他者、宗教的他者、文化的他者而重思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所面对的共同问题的研究进路值得肯定与借鉴。在日本的亚洲主义特质、章太炎是否是反满主义者,《民报》的多元性等具体问题上,还有进一步斟酌探讨的必要。张春田老师对慕维仁老师知难而上进行章太炎思想研究并取得了不起的研究成果表示钦佩。他指出慕维仁老师敢于挑战以将中国作为对象的主流研究进路,注重激活中国思想的原创性,以展开传统理论与当代问题的对话,从而对章太炎思想做了创造性解读。在章太炎如何面对民族国家的问题,主体与实体的关系等问题上,因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故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在两位老师的学术评议之后,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与慕维仁老师进行讨论交流。慕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局部经验的适用范围、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作为方法的印度与作为方法的中国差异何在等问题一一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1173642568